黃蓉是個怎樣的女子?如仙女一般?畢竟原著中確實是這麼寫的。
「船尾一個女子持槳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髮上束了條金色細帶,白雪映照下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蕩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笑面迎人,容色絕麗。」
可你若只讀過《神雕俠侶》,那多半會問一句「黃蓉什麼時候得到過如此贊譽」,別急,這原文述出自《射雕英雄傳》,那時的黃蓉確實還是個少女。
(黃蓉劇照)
是啊,黃蓉是怎麼變成《神雕俠侶》中的那副刻薄模樣的?尤其是她對小龍女的恨意是顯得有些莫名其妙的,金庸如此安排的理由是什麼?
說黃蓉討厭乃至恨小龍女,似乎是無稽之談,畢竟書中也從來沒有直接將黃蓉的內心所想寫出來,但從實際的劇情來看,楊過與小龍女經歷後來的種種磨難,黃蓉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始作俑者。
黃蓉一開始討厭楊過其實并沒有什麼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楊過是楊康之子,而楊康當年確實做了不少喪盡天良之事,郭靖和黃蓉都被他害慘了,甚至若不是有軟猬甲保護,當年死的就是黃蓉了。
另一方面則是以連載版的設定為準的話,楊過其實不是穆念慈的孩子,而是秦南琴的孩子,那秦南琴曾追求過郭靖,是黃蓉的情敵。
所以黃蓉不喜歡楊過這小子也實屬正常。
(黃蓉、楊康劇照)
可她針對小龍女卻是沒道理的,比如後來她就「好心」辦了壞事,之所以打上引號,是因為她未必真是出于「好心」。
她將小龍女哄走,留下楊過,讓龍楊二人分離了十六年,甚至那一別,其實原本應該是永別,小龍女能活下來都不在她的意料之中。
其實說黃蓉格外針對楊過和小龍女,也可以從後來她對楊過的態度看出來。
照理說,在英雄大會時,她對楊過的態度就應該緩和了,那時的楊過贏下了金輪法王師徒,風頭一時無二,一副少年英雄的姿態,郭靖很是滿意。
那時的黃蓉是這麼說的:「郭靖向黃蓉笑道:‘你起初擔心過兒人品不正,又怕他武功不濟,難及芙兒,現下總沒話說了罷?他為中原英雄立了這等大功,別說并無什麼過失,就算有何莽撞,做錯了事,那也是功勝于過了。’黃蓉點點頭,笑道:‘這一回是我走了眼,過兒人品武功都好,我也歡喜得緊呢。’」
(楊過、小龍女劇照)
可到了十六年后,黃蓉對楊過的態度又變得奇怪起來,她若沒做任何虧心事,又何擔心楊過報復自己?
至少這段描述就把黃蓉的心虛寫了出來:「一想到「楊過是報仇來啦」這七個字,驀地里背上感到一陣涼意。她知楊過自小便行事十分厲害,對小龍女又用情既專且深,倘若苦候小龍女十六年終于不得相見,推尋禍根,自會深恨郭家滿門。這一十六年的怨毒積了下來,以他性情,決不會將郭芙一劍殺了便能罷休,定當設下狠毒陰損的計謀,大舉報復,‘難道他竟要誘騙襄兒上手,使她傾心相從,然后折磨得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不錯,不錯,依著楊過的性兒,他正會如此。’」
(黃蓉、郭靖劇照)
其實楊過哪里有報復他們一家的意思?即便要報復,也絕不會對郭襄這小妮子下手,黃蓉著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至于原因,還不是因為她才是促成龍楊二人分別十六年的罪魁禍首?
所以她為何見不得楊過和小龍女好呢?
或許還是源于女人的嫉妒心。
當年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上初登場時,郭靖眼中的小龍女是怎樣的?
書中只道是:「小龍女久在地下古墓,不見日光,因之臉無血色,白晰逾恒,但此時心中歡悅,臉色嬌艷,如花初放,笑吟吟的道:‘是啊!我從前教過他武功,可是他現下武功跟我一般強了。
他心里喜歡我,我也很喜歡他。從前……’說到這里,聲音低了下去,雖然天真純樸,但女兒家的羞澀卻是與生俱來。」
郭靖可不是什麼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也是個俗人,他此時看著小龍女,怎能注意不到這女子的美?
就如同當初的他遇上黃蓉一般,那一雙眼瞼都看得發直了,郭靖向來是個俗人,這一點黃蓉也清楚,郭靖的反應,黃蓉也看得很直觀。
而黃蓉會因此而嫉妒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周伯通就說過,黃蓉不及小龍女美。
後來的周伯通與小龍女就有這麼一番對話:「小龍女道:‘難道蠢人學功夫,反而會勝過聰明人?我可不信。’周伯通笑嘻嘻的道:‘我瞧你品貌才智,和那小黃蓉不相上下,武功也跟她差不遠。或許相貌武功,都比她高這麼一點兒。你既不信,那你便用左手食指在地下畫個方塊,右手食指同時畫個圓圈。’」
(黃蓉、小龍女劇照)
可以說小龍女就是高配版的黃蓉,除了智謀不如黃蓉,其他方面都比黃蓉更為優秀。
黃蓉是何等心高氣傲之人,她怎能容許這麼一位優秀的女子存在,甚至這女子還毀了她女兒的婚姻大事,她更是生氣。
可別說黃蓉有什麼大格局,後來的她愿意守衛襄陽,也是因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射雕英雄傳》最后一回中就道出了她的心思,說是:「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
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所以她從來都不是個大氣的人,會做出一些有私心的事,也實屬正常。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