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全國的耀眼明星,梅艷芳當時在娛樂圈的事業可謂是如日中天。生前受萬眾追捧的她,逝世多年也依然讓人念念不忘。
當年,在梅艷芳的葬禮上,場面極其壯觀。扶靈名單上的八個人都是娛樂圈大佬,包括劉德華、劉培基、梁朝偉、陶喆、連延輝、蘇孝良、張敏儀、楊紫瓊,謝霆鋒給她捧著遺像,到場的明星好友亦不在少數。
當裝載著梅艷芳靈柩的靈車從殯儀館緩緩駛出時,馬路兩旁的千萬歌迷、影迷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梅艷芳」或「Anit a」的名字,哭泣聲此起彼落。連在現場負責秩序的保安也紛紛落淚,媒體記者也為她痛哭。
除此之外,整個社會給了她的葬禮極大的排場,治喪委員會以《別矣,香港的女兒!》為題刊登訃聞,多個電視台如鳳凰衛視、香港無線電視、亞洲衛視和華娛衛視更是對現場進行了直播。
梅艷芳葬禮
梅艷芳的出殯儀式被認為是香港多年來最為盛大隆重的一次。如今,梅艷芳已成為娛樂圈中屹立不倒的傳奇性存在。像她這樣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肯定有人疑惑,她憑什麼得此殊榮?其實,這不僅靠的是她在舞台上的歌聲魅力、螢屏上的動人演繹,也離不開她為人處世的性格品質。
梅艷芳
梅家有女初長成
梅艷芳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去世,母親覃美金帶著他們兄妹四人,為了謀生,開診所,做中醫,生活艱難。
不久,母親辦起了一個歌唱學校,請來音樂老師,小阿梅在旁邊耳濡目染,邊聽邊學,也做得有板有眼。後來母親和親戚在香港老牌遊樂場「荔園」舉行演出,四歲半的小阿梅初登舞台,唱的是《賣花女》。
不得不說,小阿梅天賦異稟,絲毫不怕生,個子小小的她唱起歌來嗓門大、情感充沛,並且能自己有模有樣地比劃出一些舞蹈動作,完完全全陶醉在舞台之中,也許,她生來就屬于舞台。
正是因為這樣,她常常會被觀眾發現並被特地點唱。隨後,母親決定組建歌舞團,兄妹四人各司其職,將歌舞團經營得活色生香。
小梅艷芳(右)
靠著歌舞團的演出,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同時,已經十歲八歲的小阿梅自己也賺了豐厚的零用錢,而她一邊花在買化妝品、碟片、零食等自己喜歡的東西上,一邊大大方方零利息借錢給需要的人。
有人勸她謹慎借錢,小阿梅認為開口求人不容易,問人借錢更難,所以依舊毫不吝嗇。
梅媽梅姐更是直言:「如果你向她借錢失敗,你一定是很壞的人了。」
小阿梅初登舞台,便光彩奪目,仗義豪爽的性格也體現出來。可以說,小時候舞台表演的經歷,是她長大後逐夢娛樂圈的資本之一。
然而光鮮的背後依然有著看不見的辛酸,阿梅從小便要承擔家庭重負,還要面臨各種復雜環境,因為當時唱歌的人是不被尊重的,會被輕蔑地稱呼為歌女,所以同學們的家人都阻止自己的孩子與小阿梅接觸,看見同學們快樂地玩耍,小阿梅卻只能永遠孤單一人。
也因此,她的思想較同年齡的小朋友都要成熟、懂事,也讓後來的她比其他人對不幸的事情更加敏感、同情。
小梅艷芳舞台表演
芳華絕代、大放光彩
1982年,在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中,梅艷芳發揚其獨特的舞颱風格和嫻熟的業務能力,以一首《風的季節》毫無懸念地奪得了冠軍,隨後便簽約華星唱片公司,緊接著推出了她人生中第一張專輯《心債》,從此正式踏入歌壇。
提及當年的比賽,對香港流行文化有深入研究的香港大學社會系教授吳俊雄,形容他在電視上第一次看到梅艷芳時的感覺時說道:「當年看新秀比賽的電視直播,一看到梅艷芳出場,我就替其他參賽者傷心,因為簡直沒得比,她實在太厲害了。」
梅艷芳亮相娛樂圈便落落大方,此後事業一騎絕塵。
演唱會開到場場爆滿、各大獎項拿到手軟。在她宣布不再領取任何歌唱競爭類獎項後,從九十年代開始,大小獎項又鍥而不捨地為她頒發各種「退休獎」:「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梅艷芳剛出道時
作為一個歌手,她已經立于巔峰不敗之地。歌唱舞台上的她風格多變,螢屏中演繹他人人生的她,也毫不遜色。
梅艷芳把一生的熱愛奉獻給了舞台,舞台早已成為她生命中緊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也做到了對舞台盡職盡責,業務能力拿到今天來――說一句吊打整個娛樂圈也不為過。
拿起話筒,她總是深情歌唱,百轉千回傳遞人生悲喜,讓人聞之心懷激盪,熱淚盈眶。穿上戲服,她在鏡頭裡演繹角色的苦樂人生, 舉手投足與角色融為一體,讓人感同身受。
梅艷芳是獨一無二的芳華絕代,其人本身也造就了一個流光溢彩的非凡時代。這個時代隨她步入娛樂圈而逐漸成型,跟著她逐夢娛樂圈的腳步而冉冉升起,又隨她離開人世而落幕謝彩、灰塵滿面。
梅艷芳
友情歲月、熱烈真誠
2002年,在慶祝入行二十年的紀念節目上,梅艷芳對大家說:「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四個字概括:「友情歲月!」
梅艷芳一生最珍惜的除了舞台,便是朋友。提及梅艷芳,她生前好友提及最多的詞彙是豪爽、仗義,是像男人一樣的俠士,其真誠、博愛、俠義的性格使她成為演藝界甘心尊崇的「大姐大」。
這樣的地位,是再多事業上的偉大成就也換不來的。世界復雜,人情淡漠,唯有以真心換真心的人,才能在人來人往、分分合合的人際關係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身邊朋友有困難時,她挺身而出。比如在星馬巡演過程中,張國榮突然患上支氣管炎,梅艷芳便讓他先去睡,而自己則通宵練唱他的歌和舞蹈動作,最後替他上台完成了演出。
梅艷芳並不嫌棄窮朋友,相反的是,她還竭其所能大方豪爽地幫助這些朋友度過難關。
比如在好朋友羅君左的母親去世的時候,這位朋友甚至連給母親辦一場葬禮的錢都不夠。
聽到這個消息後的梅艷芳毫不猶豫地讓人給羅君左送去了一張空白的支票,讓他隨便填金額,這讓羅君左深受感動,但他最終只填了葬禮花費的3700元。
梅艷芳(左)和羅君左
除此之外,或許是小時當歌女被人瞧不起的經歷給梅艷芳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靈創傷,因此她對為爭取公平、公義,亦不在乎付出代價。
比如劉嘉玲[裸·照]事件出來以後,梅艷芳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她說話,聯合娛樂圈人士共同聲討無良媒體。因此在後來的採訪中,劉嘉玲誠懇地稱梅艷芳為「現代女俠」。
在對待朋友的態度上。她真正做到了「寧教天下人負我,不可教我負天下人。」
須知一個人想要事業如火如荼很難,人心所向則更難。朋友們愛她,因為她的真誠與可愛。
粉絲們對她如癡似狂,難道僅僅是因為她在舞台上的發光發熱的表演魅力嗎嗎?顯然不是。
有一次出國巡演時,主辦方為了節省一些,就給歌手和工作人員安排了檔次不同的酒店,梅艷芳抗議無效後,便堅持和工作人員一起住進了條件較差的旅館。
出門時也放棄了歌手專門的豪華車,和大家一起擠在大巴上:累了就躺在最後一排睡覺,醒了就給整車人唱歌。
梅艷芳(左)、梁朝偉(中)、劉嘉玲(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