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條,最忌開水下鍋!學會3個技巧,面不粘連不成坨,爽滑筋道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煮面條,最忌開水下鍋!學會3個技巧,面不粘連不成坨,爽滑筋道!』
面條是一種常見的主食,起源于中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已有4000多年。剛開始,對面條的名稱并不統一,除了普遍水溲面、煮餅、湯餅外,還有叫水引餅、不托、馎饦等,直到宋朝才正式統一稱為「面條」。
發展到今天,面條的種類繁多,有寬面、細面、刀削面、拉面、扯面、搟面等等,做法也多種多樣,有油潑、搟面、炸醬等,每一種都非常好吃。
在各地,都能找到有名的面條,比如武漢熱干面、重慶小面、岐山臊子面等,很多人愛吃。
面條好不好吃,就看會不會煮了,很多人認為煮面條很簡單,就用水煮幾分鐘就行了。這麼煮,熟是熟了,但肯定不好吃。一些人煮面條,容易粘連,而且半生不熟。還有些人糊成一鍋了,口感特別差。
好吃的面條,口感爽滑筋道,不粘連不易斷,不管做湯面還是拌面都好吃。
那面條該怎麼煮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煮面條的技巧。
一般人煮面條,都是等水燒開后下面條,這是錯誤的,難怪面條容易粘連,還非常糊。
我家附近有一家面館,生意特別好,每天能賣幾百碗面,我也經常去吃。老闆煮的面條爽滑筋道、根根分明,放涼后也不會粘連。我向老闆請教了煮面條的方法,他告訴我,煮面條最忌開水下鍋,學會3個技巧,保證干面條濕面條都非常 好吃。
【煮面條】
1、不粘連
開水下鍋,溫度很高,面條富含淀粉,遇高溫后會迅速糊化,面條才會粘連在一起,所以千萬不要開水下鍋。
老闆說,鍋里多加一些水,大火加熱,當鍋底開始冒氣泡時就可以下面條了,此時水溫大概70℃。面條下鍋后,迅速用筷子攪拌,面條就不會粘連,受熱更均勻,減少煮制的時間,口感更好。
2、筋道
煮面條時,向鍋里加入一勺白醋,面條潔白不發黃,口感更筋道。
開鍋后,倒入半瓢冷水,讓水停止沸騰,這樣面條受熱更均勻,不會出現半生不熟,即有白芯的現象,口感也更加筋道。再次開鍋后,還需要加半瓢冷水,然后繼續煮開,面條就熟了。
如果一直用開水煮,面條很快會煮爛,口感變得軟塌塌的,非常不好吃。加入冷水后,利用熱脹冷縮,口感就變得很筋道了。
3、爽滑
煮面條時,加入少量的食用油攪拌均勻,可以讓面條爽滑不粘連。煮好后撈出,立刻用冷水過一下,面條更加爽滑筋道,放涼后也不會成坨。
學會這3個技巧,無論是自己做的手搟面,還是超市買的掛面,都能煮得不粘連不成坨,爽滑筋道。煮好的面條,直接加臊子做拌面也行,或是加點湯做成湯面也行。不管怎麼做,都不會粘連,口感非常好。經常吃面條的朋友,快把方法收藏起來吧。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